新媒体账号“名实不符”,相关权益归谁?
近年来,名实不符直播、新媒短视频等业态迅速发展,体账九游催生出网络主播等职业。号相由于互联网的关权虚拟性,部分新媒体账号存在实名认证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益归情况,可能导致网络虚拟财产的名实不符归属权纠纷。
家住福建省福州市的新媒陈女士使用自己的手机号,在某新媒体平台注册了个人账号。体账九游经过长时间运营,号相拥有了200多万关注者,关权取得了可观的益归经济效益。
2021年,名实不符陈女士准备开始直播,新媒经男友吴先生同意后,体账使用吴先生的身份证、银行卡完成了实名认证。绑定账号的银行卡用于提取该账号产生的收益,由陈女士管理、使用。2022年,两人分手,吴先生收回了绑定的银行卡,账号产生的收益仍提取到该银行账户,再由吴先生转交给陈女士。
2023年1月起,吴先生自行变更了该账号的密码、绑定手机号等信息,且拒不归还陈女士经营该账号产生的收益。双方多次协商未果,陈女士诉至福州市闽侯县人民法院,要求吴先生返还该账号,并变更该账号的实名认证信息。
账号“名实不符”,相关权益该归谁所有?“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文明确赋予虚拟财产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民事财产的权利。”闽侯县人民法院法官张文仲认为,涉案账号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张文仲介绍,陈女士与吴先生在交往期间并未对该账号的归属签订相关书面协议,但陈女士与平台签订过用户协议,约定账号仅限本人使用。即使之后账号实名认证人与初始注册人不一致,也不能排除陈女士对账号享有的使用权。
涉案账号经过陈女士长期运营,具有较强的人身专属性、依附性和关联性,该账号产生的经济价值与陈女士本人的劳动息息相关。而吴先生未参与管理、运营过该账号,且在实名认证后未分配过收益或提出过分配收益的主张,可证明其知道自己不享有该部分财产权益。
经过法官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账号归陈女士继续使用,由陈女士给予吴先生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吴先生配合陈女士变更账号实名认证信息。
“平台账号等网络虚拟财产相关权利归属的认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法院结合账号的人身属性、财产属性和有利于财产价值的发挥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评判。”张文仲说。
闽侯县人民法院提醒,用户在注册和使用平台账号时,应详细了解平台用户服务协议,提供个人真实的身份信息进行账号注册或实名认证。账号注册人和实名认证人不一致时,双方应就账号使用权的归属等作出明确约定,以避免后续纠纷。
- ·@广东荔农 雷公电母月尾“返工”,荔枝保产攻略来睇下→
- ·“海浪柔软且温暖!”学青会冲浪项目长板比赛冠军的广西印象
- ·快讯丨我市组织参加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
- ·快讯丨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到我市开展专题调研
- ·霸王茶姬赴美IPO,拟筹资1亿美元
- ·广西文化名家到我市调研
- ·一家龙头企业引来上下游企业11家
- ·广西首金!邓雪莹收获女子冲浪项目短板金牌
- ·广东林业财富冲刺万亿大关,绿美生态建树引领高品质睁开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冲浪比赛燃情开赛
- ·快讯丨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到我市开展专题调研
- ·市生态环境局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
- ·2009.3万人次!4月4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今年单日新高
- ·我市多部门联动执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成效明显
- ·我市举行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
- ·时政简讯(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