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农业命脉” 端牢粮食“铁饭碗”——桂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
一条弯弯曲曲的农业命脉水渠在田野、村庄间延伸,疏通设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广袤的端牢j9田野间,清澈的粮食山水沿着水渠淌进农田、流向村庄;村民们三三两两,铁饭田建或在地里忙着松土、碗桂闻除草、平市喷药,高标或在家门口的准农水渠旁洗衣服……8月16日,走进桂平市垌心乡上瑶村石琶屯,农业命脉j9一阵阵柔和的疏通设山风掺杂着田园的清香气息扑面而来,绿油油的端牢禾苗迎风摇曳,长势喜人。粮食
“之前村里的铁饭田建水利设施经常积满淤泥、杂草丛生,碗桂闻村里每年都要组织村民清理几次才能把水引过来,但水量还是满足不了农田的用水需求。”提起往日的境况,上瑶村8队的辛凤芳边锄草边感慨。
在石琶屯,今年56岁的罗尚有正在田间护理禾苗。“我家种有6分田水稻,以前经常是半夜三更拿着手电筒去看水、守水。有些村民的农田离水源较远,还得使用抽水机抽水灌溉,耗时耗力又耗钱。现在修好了三面光水渠,水源充沛,什么时候用水随时取,再也不用担心田里没水灌溉了,之前因缺水而无法耕作的撂荒地现在也可以种上水稻了。”罗尚有说。
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桂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面光水渠改造工程。
据介绍,垌心乡现有水渠39.5公里,覆盖7个行政村、1万多亩农田。因年久失修,水渠堵塞、渗漏严重,每年春、冬季节都要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修、清理。2022年,该乡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三面光水渠改造项目,投入资金1230万元建成高约1米、宽0.8米、全长16.35公里的三面光水渠。全乡有上瑶、谷山等4个行政村、8000多亩农田受益。
桂平市作为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中,该市坚持“先难后易、先田后地、先渠后路,同步进行、多点推进、全面开花”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创新、优化工作思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2021年、2022年,该市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371亿元升级改造三面光水渠170多公里,覆盖农田面积9万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1.6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9.6%。
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覃海强介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根基。2023年,桂平市继续加大投入,将对南木、蒙圩等10个乡镇18个村的水利进行改造升级,计划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4.1万亩,改造提升2万亩,确保农民稳产增收,端牢粮食“铁饭碗”。
- ·科创筑梦树立远大志向 蓄势赋能培养科技人才
- ·4月29日至5月7日,梅州将暂停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
- ·梅州客家主场第二场即将开赛,赶紧购票冲!→
- ·为生命“续航”!今年我市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这位小伙子!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新”的政策环境
- ·梅州今日最高温34.7℃!18日夜间起“画风”要突变!
- ·推进诚信建设梅州在行动丨群益厨房设备有限公司25年诚信经营赢得客户信赖
- ·政务服务,“极简办”!梅州推行“极简审批”改革!
- ·阴雨上线!广东或将暂别晴天,白天最高气温有所下降
- ·嘉元科技入选为广东首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 ·我市交警严查驾驶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1至3月共查处651宗交通违法行为
-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客家文化走向世界——“2023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开幕式侧记
- ·我市再添10个“国字号”农产品
- ·塔牌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大增
- ·全部作品获奖!梅州“小科学家”驰骋38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梅州市3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近五成
- ·省道104雨城区坪石至回龙(洪雅界)段改建工程全线建成通车
- ·2023年梅州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强化知识产权保障 有力支持全面创新
- ·为生命“续航”!今年我市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这位小伙子!
- ·随到随检!今年以来梅州海关完成6台进口医疗器械查验,货值约3600万元
- ·阴雨上线!广东或将暂别晴天,白天最高气温有所下降
- ·项目投资增速全省第一!一季度梅州地区生产总值302.11亿元,同比增长4.1%
- ·太热血了!1.5万球迷现场感受五华浓烈足球氛围
- ·梅州市2023年“消防员过来带你玩”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走进芹洋学校
- ·南京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
- ·闻“汛”而动!汕梅高速全力打好汛期“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