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最大古籍公藏单位——中山图书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南方日报讯 (记者/戴雪晴 通讯员/张毕佳)近日,岭南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地区单位共21家机构入选,最大中山中心j9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名列其中。古籍公藏馆入古籍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设于1912年,图书是选第修复岭南地区最大的古籍公藏单位,历来重视古籍的批国原生性保护,馆内古籍修复工作的家级相关记载可追溯至1937年。2008年,岭南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挂牌成立,地区单位同时入选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最大中山中心2021年9月,古籍公藏馆入古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获得广东省文物局颁发的图书j9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
2013年起,选第修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启动并实施“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批国至2021年已在全省21家基层图书馆建立古籍修复室,为提高广东整体古籍修复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入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次年建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广东传习所。去年9月,传习所第一批11名学徒经专家评审顺利出师结业。作为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挂牌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面向全省乃至全国举办各类古籍保护、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截至2024年共举办古籍修复方向培训班21期,来自全国各地古籍收藏机构修复工作人员400余人次参训。
2023年11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受邀派出古籍修复专家,为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及澳门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澳门地区古籍修复培训班”近80名学员授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修复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强区域内古籍保护机构合作作出新贡献。
为进一步打造省级古籍保护宣传品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推出“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体验活动。2012年至2024年间,该活动在粤港澳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共举办70余场,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古籍修复演示、线装书装订、雕版印刷、碑石传拓等体验项目,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中华古籍以及古籍修复等传统技艺的魅力。2020年,这一体验活动获评“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示范项目”。
“入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既是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多年来古籍修复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推动广东省古籍保护事业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契机。”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发挥带头与指导作用,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动濒危古籍抢救性修复与技艺传承,辐射带动大湾区古籍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 ·国台办:解放军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
- ·潮州市直两所小学昨摇号招生 4157名适龄儿童争415个学位
- ·中超联赛:深圳、梅州一平一负,上海申花收获6球大胜
- ·勤俭节约 从生活中开始
- ·民航夏秋航季3月30日开启 大湾区将开一批新航线
- ·分级诊疗 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 ·市老干部艺术团创编舞蹈《茶马古道》获奖
- ·大熊猫“雪雪”明日放归栗子坪自然保护区
- ·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启动
- ·姚桥新区灾后重建SYB第三期创业培训班开班
- ·国家防总针对山东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电话推销“狂轰乱炸” 新房业主很无奈
- ·最新男足世界排名:中国队排名第94位,在亚洲位居第14位
- ·中国驻法国使领馆发布巴黎奥运会的领事安全案例与应对建议
- ·恒天汽车项目一期核心区建设预计本月底动工
- ·国庆长假商机旺 消费市场一片火